新闻动态
8月15日上午十点,“第四届为民可靠性论坛暨‘十三五‘学术科研成果报告会”的第三场报告会在线直播顺利召开。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康锐教授前来做学术报告。康锐教授的研究方向为确信可靠性理论与方法、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建模与仿真、可靠性系统工程方法论、故障控制论等。会议由437必赢会员中心陈云霞教授主持,质协在线网站协助直播。
本次报告的主题为“确信可靠性理论与应用”。报告介绍了康锐教授创立的确信可靠性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原理及相关应用。报告从可靠性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现有可靠性理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介绍了可靠性科学的三个基本原理、确信可靠性度量框架、相关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以及案例应用。确信可靠性理论尤其适用于创新型产品和小样本产品的研发、试验、生产和使用过程的可靠性设计与评估工作。
康教授首先从“可靠度函数之问”和“小样本问题之困”谈起,介绍了可靠性的相关基本概念、不确定性的产生原因和类别,阐述了不确定测度、概率测度的相关公理以及机会测度的背景与原理等数学基础知识,指出机会测度是不确定测度和概率测度的混合测度。报告进一步介绍了可靠性科学三大原理,即退化永恒原理、裕量可靠原理和不确定原理,提出了确信可靠性的度量方法。
接着,康教授详细讲解了确信可靠性的技术方法,涉及确信可靠性指标体系、分配方法、设计方法、实验方法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着重介绍了确信可靠性设计方法的四类方程,即学科交叉方程、性能退化方程、性能裕量方程、不确定度量方程, 以及确信可靠性设计方法流程。最后,康教授围绕工程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报告最后的部分:确信可靠性实验方法和确信可靠性评估方法。
康锐教授的报告内容充实深刻,引人深思。学员们聆听完后积极探讨,纷纷留言提问。康教授在直播平台上一一回答了学员们的问题,并与大家亲切交流。本次报告会累计在线人数1513人,通过聆听本场报告,学员们表示收获颇多。
(直播截图)
~~结 束 语~~
至此,连续三个周末由七大协会/分会协助437必赢会员中心,线上举办的“第四届为民可靠性论坛暨‘十三五’学术科研成果报告会”圆满收官。第一场王自力教授关于基于模型的可靠性系统工程的报告,清晰地勾勒出装备质量特性综合设计的体系及要素;第二场报告林京教授深度分析了机械装备瞬态信号诊断信息的提取和集成,进一步阐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最后一场康锐教授的报告提出了确信可靠性理论,从可靠性的内涵、可靠性科学的三个原理出发,全面地介绍了确信可靠性理论的原理及适用范围。三个报告立足国际学术前沿、紧扣工程实际需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既有理论、方法和技术内容,也有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展示了437必赢会员中心各位教授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到的科研视角和丰硕的学术成果。三场报告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5777人,活动中学术气氛活跃,技术交流热烈。